学院简介 |
党政班子 |
学院新闻 |
通知公告 |
龚雨笙,yd12399云顶集团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20级本科生,汉族,中共预备党员。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大学生“综合素质A级证书”、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学习成绩优异,平均绩点专业排名第一,获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3次。专注科研创新,成功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项、市厅级科研项目1项、校级科研项目4项,以第一发明人申请发明专利1项。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时长达370小时,荣获“雷锋式优秀志愿者”称号。担任碳原子化学协会会长、班长兼团支书,获“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等称号。
寻觅:坚定目标守担当
我出生于农村,自打记事起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初高中都在县城上学,那时候会放一种名叫农忙假的假期,放假时我会像往常一样坐半个小时的公交车,再走半个小时的小路,回到那个被山和树包围着却充满温馨的家。对于收割水稻有着尤为深刻的记忆,偏远的农村没有普及收割机,收割水稻要打着赤脚拿着镰刀在烈日下一把把地割,滴落在田坎上的汗水,手臂上被叶子割的血痕都抵不过粮食满仓时,爷爷奶奶发自内心的喜悦。童年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责任与担当,要敢于吃苦不怕苦,无论前方如何,我都会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
踏入大学,怀着对中国共产党的向往,我庄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目前我已正式成为了中共预备党员。这个光荣的身份时刻提醒我学习必须勤奋、工作必须负责、生活必须向上。大二学年,本着“无私奉献,负重致远”的初心,我主动担任20材控2班班长兼团支部书记,积极协调内外,做好上传下达工作,热心为老师同学们服务,建立了班级“一帮一学习模式”:由自律性较强的同学每天定点督促其余同学不迟到不缺勤,按时完成作业。自此班级学习效率有了明显的提升,我先后带领班级荣获校级“先进班集体”“红旗团支部”和“军训优秀连队”的荣誉称号,展现了班级积极向上的良好班风。作为班级中的“领头羊”,更要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我认真履职的同时,保持不骄不躁、稳扎稳打、虚心交流的态度,一直以来我的平均学分绩点和综合素质测评排名均位于专业第一,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
探索:创新求知勇前行
刚刚踏进校园,我对新奇的事物充满了好奇,面对众多机会,我应聘上了实验室助理,毅然加入了化学实验室这个大家庭,这都是源于我对化学的浓厚兴趣。在这里,我遇见了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们,带领着我逐渐成长,我从最开始连布氏漏斗都不认识,到后来能熟练使用各类仪器,甚至每个仪器放在实验室的哪个位置我都能清晰记得,为我后面两年的科研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大的动力。我发现当时学校没有专业的化学社团,以学校成立新社团为契机,我和伙伴们一拍即合,计划筹备创建学科性社团——碳原子化学协会。筹建过程中,我们加班加点准备材料,制作PPT进行申报答辩。虽然答辩当天我们团队个个都顶着黑眼圈上台,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反复练习和充分的准备让我们顺利通过了答辩,成立了我们心中理想的社团。成立只是第一步,怎么让社团发展更好?怎么带领团队做出成绩?作为协会的负责人,我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在带领团队成员熬了数不清的夜,做了失败又失败的实验,改了改不完的文稿,挨了记不清的批评,但我们越挫越勇,在协会成立的一年时间里,我们一共组织策划开展开放实验50余次,累计参与300余人次,在学校获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对我而言,协会倾注了我们团队无限的心血,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将带着这份责任,以更高的责任感去迎接新的挑战。大一学年,我参与到市厅级科研项目“建筑渗漏治理材料及工艺研究”,第一次接触到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正是由于首次接触,我对它一无所知,于是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经常去办公室缠着老师问问题,不断地学习做笔记,只为了解它的“前世今生”。打下一定基础后,我开始尝试科研立项工作,作为第一主研参与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疏水缔合聚合物溶胀影响因素研究”。在暑假留校进行项目实验的过程中,从最开始配置溶液到第一次上手做实验,再到后来的得心应手,历经一个月的努力,最终成功结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将疏水单体引入丙烯酸盐灌浆材料中,经过反复实验验证,最终成功合成缔合型丙烯酸盐灌浆材料,此成果让我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请了发明专利,不懈的努力也让我荣获学校“科研之星”称号。
躬行:投身实践履初心
我深知作为一个大学生,只拥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感恩国家,回馈社会。2022年7月,结束了紧张的期末考试之后,我随学院“三下乡”实践团队踏上了前往宜宾市兴文县支教的路途。当时兴文县气温位居四川之最,但这依旧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在兴文大坝苗族乡四龙小学以暑期夏令营的形式开展支教活动,根据团队里每个人的特长开展主题课与特色课堂,制定详细流程表来帮助小朋友完成暑期作业辅导。支教的日子特别难忘,每天都伴随着孩子们响亮整齐的晨读声开始新的美好的一天,他们清澈的眼中映射出对知识的渴求,这时刻提醒着我们要好好准备教学内容,全力以赴,争取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让他们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其中最让我难忘的一堂课是“放飞吧,我的梦想”,这是此次支教之行的最后一堂课。当我们问到孩子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他们小脑袋左右摇摆,认真思考后,用稚嫩清脆的声音回答我们:想成为英语老师、想环游世界、想成为人民警察……我们一起将他们的梦想写在纸飞机上慢慢放飞。这一刻的画面时时回荡在我的脑海,我希望我也可以成为那阵风,帮助孩子们的梦想飞得更高,我深刻感受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虽然很累,但是也很幸福很满足。我决心要为社会贡献出新时代青年大学生一份微薄的力量,即使微小如萤火虫,但我也要坚持将萤火传递到每一个角落,所以我必须让自己变得优秀,才能做这一道萤火,去帮助他人,回报社会。
我最喜欢陈与义的这句诗:“海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在面对挫败和困难时,不忘初心,坚持奔跑。在过去的三年里,我一直在奔跑,一直在努力,已经从一个连讲台都不敢上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心向往之,行将必至,追梦路上,我从未停止脚步。
学院微信公众号
请使用微信扫码关注
Copyright © 2020 yd12399云顶集团 - yd云顶集团官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成都市郫都区中信大道二段1号成都工业学院德五楼
本站由龙腾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