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环学院

学术动态

材环学院科技成果喜获两项中国发明协会二等奖

【时间:2024-09-04 09:56】【作者:yd12399云顶集团】【关注:次】

近日,中国发明协会公布了2024年度发明创业奖获奖名单,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科技成果荣获两项二等奖。

一项是由材环学院副院长雷燕教授主持申报的《流域黑臭水体生态修复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奖创新奖二等奖。研究团队通过理论、方法和技术攻关,创建了水体污染源截留与消减,生态治理与修复为一体的底泥-水协同共治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流域黑臭水体治理关键技术和核心装备,解决流域黑臭水体复黑复臭技术难题。主要创新如下:(1)通过底泥土著功能性微生物快速筛选和扩陪技术,针对性地开发出系列高效复合微生物菌剂30余种;(2)研发出高吸附性、高催化性和优异生物相容性的复合材料,建立外源减排,内源控制联合的泥水共治技术;(3)自主设计和开发了集菌剂储存、潜水投加和沉水曝气为一体的多功能治理船,并与自研的丝杠型高度精确调节器和平面型增氧加药管整合,对浮泥层不同高度精准投放药剂,实现精准治理并提高药剂利用率。该成果已在全国10余个省市区18条流域推广应用,累积设置底泥监测采样点位百余个,累积处理河段超过50 km。相关技术获授权发明专利11件,实用新型16件,发表高水平论文17篇,制定地方、行业标准4项。该项目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的改善我国流域黑臭水体的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效益,显著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另外一项是材环学院景江副教授为第一完成人的《分散式污水治理与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发明创业成果奖二等奖。成果受益于省部级重大、重点研发项目,以及我校科技成果培育项目的支持,(1)发明了微动力生化处理关键技术,实现了污水充氧的差异化组合及过程可控,攻克了农村水质水量的高冲击负荷问题,吨废水处理运行能耗大幅降低,实现了污水生化处理的系统性降耗。(2)发明了截留-缓释-利用微空间关键技术,实现了湿地结构层中的氧调控,揭示了湿地层内氧调控主导的微生物种群演替规律,实现了农村污水的分户处理。(3)发明了种养循环回用关键技术(模式),提出高价值产物导向的污水回用理念,构建了以中草药、小龙虾为代表的种养循环回用模式,化解了农污治理全段实施阻力,助力产业兴旺。项目共授权专利35项,文章21篇,制定地方、行业、团体标准5项,形成了分散式污水治理及资源化技术的规模化应用,高度契合我国农村场景。项目结合我国水资源分布和气候的差异性,形成了4套针对性的工艺包及相关产品,精准解决我国各区域农村水文地理差异化问题。

发明创业奖于2005年经科技部批准,由中国发明协会设立,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注册的社会力量设奖,具有推荐国家科技成果奖资格,属于国家一级学会奖项,由人物奖、成果奖、创新奖、项目奖等四个子奖项组成。发明创业奖在全国发明创新领域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权威性,该奖项旨在表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发明项目,以促进知识产权双向转化,助力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撰稿人:景江,刘娅; 审稿人:丁义超、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