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环学院

项目成果

“四川电炭产教联盟(筹)”简介

【时间:2018-06-15 15:02】【作者:材料工程学院】【关注:次】

为了适应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支持国家先进炭材料产业的转型升级,依据四川省《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为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协同育人长效机制,大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经成都工业学院发起,四川省先进炭材料产业链合作企业自愿参加,共同组建“四川省电炭产业产教联盟”。

联盟合作原则

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打造多赢、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构建学校、产业链企业、行业组织、政府机构之间对接协作机制,建立多形式、多领域、实质性合作发展平台,支持和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搭建先进炭材料产业技术服务平台,推进电炭产业快速发展。

联盟合作领域与内容

(一)建立协同育人机制;

1.联盟共同研究电炭产业发展趋势,围绕先进炭材料、炭复合材料、应用型电炭材料、功能型电炭材料等产业类型,探索新兴工科专业和特色专业集群,更新改造传统学科专业,孕育形成先进炭材料产业的新兴交叉学科专业;

2.联盟依据先进炭材料产业人才定位,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根据生产、服务的真实技术和流程,参与构建知识教育体系、技术技能训练体系。有条件的联盟单位积极参与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开发建设课程体系、共同建设综合性课程和问题导向课程,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估培养质量;

3.联盟单位结合自身条件,参与探索多种方式的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探索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实习中心;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

4. 联盟围绕行业企业在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和人力资源储备需要,建立服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培养基地。人力资源培养基地利用各类资源,开展电炭产业员工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学历提升等人才培养服务;

5.联盟探索建立学校、地方、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合作办学、合作治理机制。针对四川省先进炭材料产业集聚区,探索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同组建炭材料教育集团和电炭专业方向定制班。探索有地方、行业、企业参与的二级学院理事会(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

(二)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1.联盟单位间开放图书馆、资料室、实验室和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为联盟单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攻关和生产服务提供便利;有保密或特殊要求的联盟单位可以在一定约束机制下共享软硬件资源;

2.联盟整合各类产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组建联盟共享专家库。联盟共享专家库成员主要参与产业发展研究、产业技术攻关、人才培养研究,承担实践教学指导,开展行业技术讲座和服务等。专家库成员将不定期召开专项沙龙,开展研讨和交流活动;

3.联盟资源共享机制视共享内容和联盟单位的具体情况,由联盟单位自行决定开放方式、开放范围和是否有偿开放。联盟单位间也可以独立签署资源共享开放协议;

4.联盟单位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单位挂牌设立“人才培养基地”“校外实习基地”、“创新实践基地”、“产学研合作基地”等,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与社会实践等环境条件;

(三)建立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平台;

1. 联盟针对先进炭材料产业聚集区创新发展需要,由优势联盟单位共同发起组建协同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成果孵化与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支撑联盟单位发展;

2.联盟单位可以在学校专业实验室基础上,共建校企协同工程实验室、技术实验室或测试中心等;也可以利用企业设备资源环境共建高校专业实验室。

3.联盟支持高校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换岗交流。高校派驻博士、教授等专业技术人员到企业现场中长期挂职,或在校企两地实验室(科技平台)承担企业科技攻关任务。联盟企业选派优秀的专业技术或管理人才到高校挂职,参与教学和科学研究。